日前,水電五局引綽濟遼六標項目技術團隊申報的《長距離小斷面淺埋富水隧洞快速襯砌施工工法》《嚴寒地區長距離小斷面淺埋隧洞洞挖施工工法》《復合地層大口徑長距離頂管測量糾偏施工工法》《高水壓復合地層泥水平衡頂管帶壓開艙施工工法》獲得河南省工法。
《長距離小斷面淺埋富水隧洞快速襯砌施工工法》通過將長距離小斷面隧洞施工通風設備布置在洞口及地表,同時采用電動暖風機對底板、矮邊墻及邊頂拱進行供暖,有效減少了隧洞有限空間內設備燃油消耗產生的有害氣體,有利于節能減排。本工法的成功應用,實現了長距離小斷面隧洞多工作面同時施工工況,提高了雙鋼模臺車襯砌施工工效,是對傳統“先底板后邊頂拱”工藝的一次革新,解決了隧洞襯砌施工工序交叉干擾、物料運輸困難等問題。
《嚴寒地區長距離小斷面淺埋隧洞洞挖施工工法》通過研發新設備、新工藝,對隧洞洞挖工序進行改進和創新,有效地提高了隧洞鉆爆、通風排煙及渣料運輸等工序施工效率,同時將工序管理與智慧工地建設有效結合,通過工序異常預警功能,實現了各工序無縫銜接流水作業,進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復合地層大口徑長距離頂管測量糾偏施工工法》通過對頂管掘進測量糾偏施工工藝進行改進和創新,采用全站儀三棱鏡+靜力水準儀組合式導向系統,實時測量頂管機三維姿態和位置變化,并生成數字化集成數據監控,實現長距離頂管全自動高智能導向,解決了復合地層大口徑長距離頂管施工中存在姿態控制難等問題。
《高水壓復合地層泥水平衡頂管帶壓開艙施工工法》通過研究、優化泥漿配比、泥漿置換、氣密性監測、泥膜建立、帶壓進出艙、氣體檢測、管壁注漿等內容,使高水壓復合地層超大口徑泥水平衡頂管帶壓開艙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較好的驗證,填補了頂管工程帶壓開艙施工技術領域空白,有效地解決了高水壓復合地層條件下超大口徑頂管施工存在的質量、安全等問題。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