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夜間至10日凌晨,建(個)元高速公路遭遇持續強降雨侵襲。建(個)元項目工作人員在夜間雨中巡查時發現:毗鄰高速公路的農田防護設施被洪水沖毀,大量泥水裹挾著雜物洶涌涌向路面,導致個舊至建水方向尼格樞紐LK49+420上行段出現大面積積水,最深處達70厘米,嚴重威脅行車安全。
10日凌晨3:35,巡查人員第一時間上報情況。險情就是命令,建(個)元項目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15分鐘內,首批20名由黨員同志、團員青年組成的應急隊員頂著瓢潑暴雨迅速完成集結,攜帶警示牌、沙袋、抽水泵等裝備火速奔赴現場。與此同時,路巡隊員對積水路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各收費站點入口對準備上站的車輛進行耐心勸導分流。
凌晨4:05,青年突擊隊與應急搶險隊共計14人抵達現場。此時夜色如墨,暴雨如注,現場齊膝的濁流翻滾不息,持續的暴雨讓本就昏暗的視線愈發模糊。應急隊員們沒有絲毫猶豫,迅速投入搶險戰:為堵住洪水源頭,“人工筑堤隊”?的隊員們在農田泄洪口方向奮力拼搏。他們直接踏入冰冷的泥水中,以身體為樁,爭分奪秒地搬運、堆砌沙袋,同時就地取材,用樹枝、石塊等迅速壘起一道臨時阻斷墻,拼盡全力阻擋農田洪水繼續涌入高速公路。為加速路面積水排出,“排水突擊組”毅然跳入冰冷的積水深處,不顧寒冷和渾濁,徒手摸索、奮力清理堵塞排水口的樹枝、雜草和各類漂浮雜物,確保排水通道恢復暢通。為保障現場安全,?“安全警戒組”的隊員們冒著暴雨,在濕滑的路面上徒步穿梭。熟練地設置反光錐桶、開啟爆閃燈,利用高音喇叭清晰、有序地引導滯留車輛,確保搶險區域的安全和后方交通秩序。
暴雨持續肆虐,?隊員們渾身濕透,雨水和汗水交織,凍得嘴唇發紫,但無人退縮。他們在泥濘與激流中咬緊牙關,持續奮戰。隨著天色漸亮,搶險工作緊張有序推進。至上午11時10分,核心積水區水位顯著下降超過80%,險情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部分主線路面仍覆蓋著大量淤泥,尚不具備車輛安全通行條件,后續清淤工作隨即展開。
清淤攻堅戰持續進行。為保障清淤工作高效推進,項目調集大型機械設備全力投入:1臺挖掘機、1臺推土機、1輛消防車、3輛灑水車、11輛皮卡車協同作業,搶險隊伍總人數增至66人,經過全體人員連續20小時的艱苦鏖戰,最終于10日晚10時43分全面完成路面清理,恢復通車。
本次搶險行動,旨在第一時間排除險情,青年突擊隊與應急搶險隊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迎難而上、連續作戰,充分展現了關鍵時刻拉得出、頂得上、打得贏的過硬作風與應急處突能力。這不僅是對項目自身安全管理水平的實戰檢驗,更是黨員先鋒及團員青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具體體現。下一步,?建(個)元項目將立即開展排水系統修復及邊坡加固工作,并持續優化應急響應機制,全力保障汛期道路安全暢通,為廣大司乘人員平安出行保駕護航。
【打印】 【關閉】 |